当前位置:首页
> 第9页
北魏崔玄山《濑乡记》中的老子祠
《濑乡记》:老子大目《濑乡记》:老子耳有三门。《濑乡记》:老子鼻双柱。《濑乡记》:老子为人黄色美眉《濑乡记》:李母碑曰:老子足蹈二五。《濑乡记》:李母碑曰:老子方口。《濑乡记》:老聃计其年纪,时已一百馀,聃无老耄之貌也。《濑乡记》:老子母碑...
北宋《太平御览》中记载的老子祠
北宋《太平御览》(983年) 卷一百七十八 居处部六 郡国志云:亳州城父县老子祠,赖乡曲仁里,庙内有八公台、九柱楼,画东王母、西王母。又有静念楼。1、西晋司马彪(?-约306)续汉书 郡国志2、《太平御览》初名为《太平总...
宋代亳州太清宫、洞霄宫、天静宫重修记录
混元圣纪卷之九宋太祖皇帝(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庚申,遣使诣亳州,祠老君。(北宋《太平御览》(983年) 卷一百七十八 居处部六 亳州城父县老子祠,赖乡曲仁里,庙内有八公台、九柱楼,画东王母、西王母。又有静念楼。初名为《太平总类》;书...
(宋)謝守灝《混元圣记》
经名:混元圣纪。九卷。宋谢才澜撰。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参校本:《重刊道藏辑要》本。混元圣纪序怀英尝为举子,知推尊孔氏矣。已而脱儒冠去为道士,以推尊孔氏者尊老子。於是为书若干卷,自开辟以来,凡老子名迩变化及其遗事微言散见於百家...
谯左涡阳太清宫不为人知的秘密
20世纪90年代初,一场考古发掘使得皖北一个偏僻的小县城一夜间被世人熟知,这次考古发掘不仅收获颇丰,还引起了巨大轰动。这是为何呢?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诞生在楚国苦县(今属安徽涡阳县)。公元165年汉桓帝颁旨在老子故里兴建庙宇祭祀...
明万历何乔远《名山藏》卷二十七域地志中的老子故里
《名山藏》卷二十七 域地志 南京 颍州府 县东百二十里曰流星园,老子所生地《名山藏》纪传体史书。明何乔远撰。一百卷。载起自明太祖迄至穆宗(1368—1572)十三朝200余年史事,多取材于当时流传的野史旧文,保存了不少稀...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六十三中的老子祠
唐武德五年(622年)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六十三濑乡记曰 老子庙有皇天楼,九柱楼,静念楼,皆画仙人云气《艺文类聚》是我国编纂时间较早而较完整地保存到今天的著名类书之一。唐武德五年(622)由高祖李渊下令编撰。参加编修的共十余人,除领修欧阳询...
北宋《太平御览》 卷一百七十八中的老子祠
北宋 太平御览(公元983年) 卷一百七十八居处部六 亳州城父县老子祠,赖乡曲仁里,庙内有八公台、九柱楼,画东王母、西王母。又有静念楼。《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
历代文献中记载的老子庙《九龙井》
东晋伏滔(约317-396年)《北征记》有老子庙,庙中有九井,水相通隋郦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水经注》卷二十三北则老君庙,庙东院中有九井焉。隋-薛道衡(535-604年)《老氏碑》方井员渊,参差交映。唐代李泰(贞观十二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