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谷水论道 > 正文内容

涡阳县中太清宫考察随记

laozi1个月前 (11-26)谷水论道200

image.png

相传太上老君出生在我县中太清宫(现天静宫,下同),为证实这一传说的真实性,笔者于公历1990年2月22日至5月23日曾数十次去位于涡阳县城郊区闸北乡郑店行政村的中太清宫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了两位曾在中太清宫出过家的道士及周围村庄的古稀老人,并翻阅了许多有关的书籍及史料,查考了多块石碑,兹略述于后,请明者正之。

一、对道士及群众的走访

笔者初去中太清宫,即走访了在中太清宫出家的道士郑至善道长,老人现年80岁,须发飘然,身体康健,耳聪、目明、齿坚,粗通文墨并擅中医,思路敏捷、行动自如,诚可谓“仙风道骨”者矣!当问及他老子诞生地的事情时,他说:“太上老君就出生在庄西南隅武家河北岸的‘流星园’里,这是祖师爷辈辈流传下来的,我是中太清宫最后一代的住持,所以我知道。”笔者请他讲讲关于老子出生的传说,他讲:“周文王时,武家河(即谷水)北岸有个白员外,家有百亩果园,名叫‘流星园’,园内遍植李树,李树林中有一石碑,上有铭文曰:厉乡曲仁里老聃出生地。白员外无子,只生一女,女成年后因食李而孕老子,81年后复因攀枝摘李,老子便从母之左腋撞断三根肋骨而出。老子生而白首,且能言经。因指李为姓,指碑为号。时老子为治母伤,支锅炼丹。母伤愈后,适涡水发生瘟疫,人畜皆不能饮,老子为治瘟疫,遂将炼丹之铁锅投入涡水之中,涡水三日即清,人畜皆复能饮。当地乡邻为念老子恩德,遂将涡水改名涡河,并将李树改名‘辉子树’,至今未变。老子留下的炼丹锅盖径约六尺许,人睡其中手足无露,解放初期,虽破尚存庙中,1958年大跃进时被炼铁用之。圣母死后葬于郑店庄北,地名曰:白林,原有墓坟三座:一为老子外公墓;一为老子外婆墓;一为老子生母墓。土改时分给无田户,后被夷为平地。”

笔者当日还走访了郑店村的另一道士袁至亮(男,75岁)、郑店村的郑郦生(男,72岁)、西马庄的马克侠(男,70岁)等老人,所言皆大同小异。当问及古地隶属于何时,均言:前清时隶属于大清国江南凤阳府之亳州所辖,名“中宫村”。并言:郑店原名“正殿”,是老君爷坐的正宫,涡阳曹市的东宫和河南鹿邑的西宫乃行宫,后来叫白了,加上姓郑的人多,便逐渐讹为“郑店。”

二、中太清宫遗留碑文实物的记载

中太清宫所遗实物多为碑记,其中地表碑记十余块,地下埋的约十余块,多为修建圣殿人士之功德碑。有关老子记载的均为清代石碑,有康熙八年《装修老君圣相碑记》一块;有康熙十二年《重修老君殿碑记》一块;有光绪二十二年《重修天静宫碑记》一块;有宣统元年《重修道祖老君殿碑记》一块等。其中记载有云:老子苦县人也;有云:老子生于无忧园之李树下。均无出生年月,更无地属之道州府县。郑、马两村人讲:原老君殿东山墙镶有一块石碑,上面记载老子就是生于此地。基于此,吾两月余多方查访,由于前期运动頻繁,不知失落何处。有人说此碑可能在郑店庄北的地下埋着,吾立即请人挖掘,但遍寻无获空费周折。

三、史料方面的记载

近百年来,道家及史学界对于老子出生之地争论纷纭,莫衷一是,不过有一点则是相同的,即认为老子系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生于武丁庚辰年二月十五日卯时。吾认为要查清老子是否生于涡阳县郑店村的中宫,只要证实中宫之地理位置历史上是否曾属“楚之苦县”,以及中宫与东西二宫在盛唐时期兴建规模之比较即可一目了然。

(一)唐书载:(二十四史)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唐玄宗李隆基頒诏天下各州均建太清宫以祀老子。由此可知西太清宫(原亳州太清宫,今鹿邑太清宫)不是老子的出生之地,只是亳州辖下的一座专门祀奉老子的重要宫观。而东太清宫(原宿州太清宫,今涡阳天心宫)则应是宿州辖下的专门祀奉老子的重要宫观,同样不是老子的出生之地。以上两座宫观均可直接理解为是亳、宿二州于天宝二年奉敕而建的李唐王朝的家庙,它的历史最远只能追朔到唐朝中后期。

(二)国编宗教词典载:

老子,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

(三)清光绪鹿邑县志文物篇载:

注:古籍有记,鹿邑所属之赖乡(后谓之谷阳)系老子出生地,为此笔者查阅了光绪年间的鹿邑县志,兹将赖乡、谷阳两地的记载全文摘录于后,以供参考。

文载:赖乡地谷梁,《春秋传》作历史,传老子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后汉《郡国志》:相有赖。晋《大康地记》:苦县城东有历乡祠,老子所生地也。乾隆《府厅州县志》谓:在县东十里,今无郭以应之,疑谷阳城亦即今谷阳镇。《水经注》:谷水又经历乡城南,城实中,东北隅有台偏高,俗以是台,在谷水北,其城又谓之“谷阳台”,是当道之时,此城又有谷阳之名,后遂因以置。赖乡、谷阳同是一城,虽亦臆度理以不乖。《许志》引《王志》云:历乡城与谷阳城相邻未知何据。

又载:谷阳城《许志》引《王志》谓:在县东十里,盖今谷阳镇。此城始建,据《守書郡县志》:当在晋咸康三年。然《志》云:谷阳令‘本苦县不作谷阳’。《方輿类纂》谓:苦县后魏改曰“谷阳”,其说盖是窃疑。郦道元叙谷水所经不及此城是其证明。

注:以此,赖乡、谷阳同是一城纯属臆度,谷阳城亦非今之谷阳镇,苦县亦不作谷阳。

(四)《太上老子传》记:(台湾马炳文著)

老子故里,景亳之郊,诣殊庭於譙左(譙即古之譙郡,今之亳州),介譙都之列壤,滨涡水之鸿州(宋真宗御书碑文)。唐高宗皇帝于乾封元年二月二十八日东封岱岳,廻驾亳州,朝謁太上太清宫,尊封太上为玄元皇帝,并改老子故里谷阳县为真源县(唐高宗御书碑文)。宋真宗皇帝仰慕太上道风,曾率群臣莅临真源县恭謁太上出生圣地太清宫。

注:真源县(即谷阳县)因历代帝王奉为老子故里,故应属春秋时期的楚之苦县无疑。

(五)《涡阳县志》记载:(1987年三月版)

唐朝时义门曾立过真源县,因遭兵燹,县衙仅剩一“仪门”,为纪念民族英雄张巡就义而改称“义门”。因义门庙宇较多,又俗称“庙集”。位于县境西北,涡河自西北至东南呈s形穿镇而过。

注:据传,盛唐时期,镇上庙宇达七十二座之多。义门现属涡阳县之直辖镇,也是区政府所在地,距县城二十二公里,距中太清宫仅十五公里,与西太清宫东西相距只有六十公里。据光绪鹿邑志,既然苦县不作谷阳,赖乡与谷阳不属一城,亦非相邻,则现今之义门镇实应为唐朝初期的谷阳县城。

(六)涡阳县志又载:(1987年三月版)

中太清宫又名天静宫。据元朝翰林张起严《天静宫兴造记》记载:此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北宋天禧二年重修。之后,明正德、崇祯年间及清康熙八年均重修过。康熙八年碑载:郑店村当年名曰“大清国江南凤阳府亳州中宫村”。此宫南临涡河,旁靠雉水,规模宏大。有两个正殿,一个供三清,一个供老子。灵官殿、诵经堂、钟楼、井亭、道士舍、庖库、畜厩等无不毕具,另有供游人歇息的客房百余间。宫南有流星园、圣母殿,殿前有大石枕,上有铭文曰:凿石为枕,断木为桥,红尘不到,终日逍遥。还有玉龟山、太霄宫、炼丹井,以及蔬圃、果园等,占地三千亩。

注:据光绪鹿邑县志记载:盛唐时期,城东赖乡之西太清宫占地七百二十亩。而郑店村之中太清宫占地三千亩,其规模实非西太清宫能比。

综上所述,老子出生圣地之苦县历乡曲仁里当是现在的涡阳县义门镇所属的武家河滨的郑店村(郑店村现属于城郊区闸北乡)。至于其他有关老子出生地的传说,当释为地方官吏及民众为推崇道祖而故意为之。

四、地理方面的考证

在古代,交通大都以水运为主,一般情况下,县以上城市应设在距当地主要河流最近的地方。涡河系中原地区除淮河以外的最大水系,水上交通自古就十分繁荣。涡河流域自亳州以下,城父、义门、涡阳、蒙城、怀远诸城无一不是紧靠涡河。鹿邑之赖乡(即鹿邑志谓谷阳城)距涡河有三、四华里之遥,居涡之阴,而涡阳之义门镇则跨河而立。再者鹿邑之赖乡城在盛唐时只有太清宫一处建筑群,而义门镇除真源县衙外还有七十二庙。所以无论在交通及地理位置上,还是在建筑规模上,鹿邑所谓的谷阳城、赖乡城均无法与义门镇相比。再者,郑店村在历史上一直属义门管辖,故笔者认为:根据历代帝王均奉真源县为老子出生地这一历史传统,则太上老君出生之地亦应确属涡阳县中太清宫所在地之郑店村。

郑店村尚有如下遗址可以印证:

1、 流星园遗址:老子诞生处,又称“无忧园”。

2、 九龙井遗址:九龙为老子沐浴圣体处。

3、 杉木坑遗址:老子显灵,为建庙运取木材处。

4、 炼丹遗址:老子为母疗伤炼丹处。

5、 白林遗址:老子生母及外祖父母冢。

五、附记

附记一: 老子所生楚之相县

王国维《水经注校》之笺卷二十三. 第742页:

边韶老子碑文曰: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在赖游乡之东,涡水处其阳,然即此城也,自是无郭以应之。

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民国十九年版)谓:

相县,南朝宋置,后魏因之,今阙,当在安徽境。

     《涡阳县志.卷二.疆域沿革篇》载(民国十四年.马朴仙撰):古有赖乡,老子故里。涡阳定为县乃相。

笔者认为,相县既属安徽,又于鹿邑相邻,故似可为今之义门古镇或涡阳城北之丹城古镇。

附记二:真源县及义门集

真源县,《辭源》注:县名,战国楚县地,相传为老子生地。汉为县,属淮阳国,晋改谷阳,以在谷水之阳而名。唐乾封年以其为老子生地改为真源县。

《涡阳县志.卷四.古跡篇》载(民国十四年版.马朴仙撰):

义门乡在县西北四十里,据亳州志:义门集即唐真源县。按真源县治,今河南鹿邑不得越譙、城父两县。治是史载:天宝十年,杨万石以譙郡降安禄山,逼真源县令张巡为长使,使西迎贼。巡与城父令姚誾誓师勤王,是时真源遂陷,贼而此集去城父。近或巡于后令李贲尝侨治此,若晋浚仪治城父,明归德通判驻义门欤。

清.《亳州志》谓:义门集即唐真源县也。

义门《玄帝庙记》(明.嘉靖.濮阳.李先芳撰)碑文载:义门即唐之真源县。

附记三:天静宫及福宁镇《涡阳县志》(民国十四年版):

    (一)天静宫:

     元.张起严《天静宫兴造记》碑文载:天静宫在县北十二里,雉水之北,俗名“中太清宫”,老君所生之地。涡阳志:明清屡葺,有明正德、崇祯重修碑,寿州方震孺记:宫之昉旧矣,历考往代,在汉为天静宫,延熹八年奉敕而建者也。西去亳城百里有奇,南距涡河二里,履田三千亩,食业数千人。宫在城父之福宁镇东南,去亳四舍。清统志谓:天静宫在亳州福宁镇。

     (二)福宁镇

民国十四年《涡阳县志》载:福宁镇在县北十里。《元丰九域志》:城父有福宁镇。

     注:义门居城父东,距城父七华里。

附记四:

笔者在采访时郑至善道长曾言及其流派云:该道派属全真龙门派,尊全真七子,派祖为邱处机。该派有“百字宗谱”,郑能背诵如流,但终因年事过高,许多字已记不清楚,无法亲笔题写。笔者根据郑氏口述,按其律韵,兹录于后,以供明者推敲自正。

      道德通玄静      真常守太清

      一阳来复本      何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      崇高嗣法兴

      世景荣惟懋      希微衍自宁

      未修正仁义      超昇云会登

      大妙中黄贵      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      金木性相逢

      山海龙虎交      莲开献宝心

      行满丹書诏      月盈祥光生

      万古续仙号      三界都是亲

一九九〇年五月三十日

王天运(马杰)     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老子故里•安徽涡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laoziguli.cn/2024/11/142.html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耿树人《柳笛声声》七十年前的老子庙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