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谷水论道 > 正文内容

历代文献中记载的老子庙《九龙井》

laozi3年前 (2022-04-10)谷水论道1050

九龙八号井.jpg

东晋伏滔(约317-396年)《北征记》

有老子庙,庙中有九井,水相通


南朝宋刘义庆(420-479年) 《幽明录》

襄邑县南濑乡,老子之旧乡也。有老子庙,庙中有九井,能洁斋入祠者。水温清,随人意念。

南北朝北周庾信(513—581)《至老子庙应诏》诗: 

“三门临苦县,九井对灵溪。


隋郦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水经注》卷二十三

北则老君庙,庙东院中有九井焉。


隋-薛道衡(535-604年)《老氏碑》

方井员渊,参差交映。


唐代李泰(贞观十二年(638年)《括地志》卷五

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庙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县也。


唐代徐坚(660年-729年)《初学记》卷七引:

1、曹魏黄初(220年-226年)或北魏后期,时间上限为太昌元年(532)或北周宣政元年(578) 崔玄山《濑乡记》曰:老子庙中有九井,汲一井,余井水皆动。

2、南朝宋(420-479年) 刘义庆《幽明录》曰:襄邑县南濑乡,老子之旧乡也。有老子庙,庙中有九井,能洁斋入祠者。水温清,随人意念。


唐代李吉甫(758年-814年)《元和郡县志》卷八 

玄元皇帝祠 县东一十四里,祠院中有九井,隋季井皆竭,自武德以来清泉沁漏,或云汲一井而八井水皆动

唐代段成式(803-863年)《酉阳杂俎·玉格篇》

“老君生于苦县濑乡涡水之阳,九井西李树下。


北宋乐史(930年-1007年)《太平寰宇记》卷十二

李母祠 《濑乡记》李母祠 在老子祠北三里,祠门内右有圣母碑,东院内有九井,《述征记》庙内九井,或云汲一井而八井动


北宋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御制朝谒太清宫颂并序》

景亳之郊,峙灵区於九井


北宋 欧阳修(1007-1072)《新唐书·五行志三》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亳州老子祠九井涸复涌”。


北宋欧阳修  熙宁元年(1068) 《集古录跋尾》

率僚属谒太清宫,周视八桧之异,窥九井禹步之奇,酌其水以烹茶而归”


北宋贾善翔(1086—?)《犹龙传》卷三

今有流星坛在亳之城父县天静宫也。

龙出之地,因成九井,于今在亳州卫真县太清宫也。每汲一井,则九井皆动。


元至顺三年张起岩(1332年)《天静宫兴造碑》

钟有楼,井有亭,道士有区舍。


明嘉靖四十年(1564年)《亳州志》古迹考

九龙井 唐《五行志》:开元二十九年,亳州老子祠九井涸复涌。开元二十九年正月,亳州刺史郑愿奏,混元庙中之井涌气成云,五色相映;三月己丑,亳州奏老君庙九井先涸,自奉诏增修观宇,九泉皆涌,枯木复荣


清光绪黄永亮(1906年)《七真因果传》第十九回

四人同行,到了苦县地方,寻到太上降生处。见有九井环着一座八角亭,亭边有株李树,相传太上生于李树下,四人步入亭内,亭中间有座石碑记着降生之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老子故里•安徽涡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laoziguli.cn/2022/04/85.html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