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涡阳天静宫考古调查小结
天静宫发掘遗址
汉代建筑残基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应涡阳县文化局邀请派我们该县天静宫3000亩原址进行了考古。据文献记载,天静宫建于东汉廷熹八年(公元165年),原名“老子庙”。北宋、元、明、清历代多次重修。现其附属建筑天齐庙基本完整,天静宫主体部分和圣母殿、流星园等均已残破。 现将考古情况叙述如下:
(一)发现的各种遗物、遗迹
在天静宫3000亩范围内,从南到北。其地表到处可见汉代绳纹、麻布纹等30余种不同花纹的汉砖、汉瓦、代盆、碗、罐等生活器皿。唐代以后,特别是宋、元遗物更多。有宋瓷枕、瓷器残片。庙宇屋顶的各种兽头、飞龙、筒瓦残片.证明天静宫确为汉代所建。此后经历代重修。与历史记载相符,可以想见昔日庙貌宏伟,宫址广阔。
在天静宫西北角,还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朝,相当于大汶口、龙山时期及春秋遗物.属于大汶口、龙山文化晚期的有侧扁三角形、鸭嘴形夹砂红陶鼎足、素面,兰纹、弦纹、刻划纹的鼎、罐、盆、碗的口沿和底部残片;春秋时期的有折沿盆、豆盘,罐及冶炼用的坩锅,(此坩锅为夹砂褐陶,长形、大口、折沿,尖圆底,由口至底逐渐尖细,内壁附有炼渣)。另在天静宫中部发现有占地4亩的炼丹场地,于附近沟沿断壁可见炼渣及大量灰烬。
(二)古井
在原流星园址,共发现九口古井,已清理其中一口,此井深埋土中,离地表3米才发现残破井口,井内全是淤泥,井口内宽直径为90公分,井深5.7米.是用红、灰褐两色夹砂陶制成的大块板瓦筒缸套制而成.筒缸厚度为6公分上下,高度分别为35.36.37公分不等.井底部为天然砂礓,此井经过两天清理,清理出大量红陶与灰陶生活用具残片。红陶残片属于春秋时代,灰陶残片系汉代遗物(数量较多)。陶片花纹有绳纹(较多)、兰纹、方格纹等.其他尚有少量的汉代瓦片及8块先民用过的砺石,有明显的磨撩痕迹。此井初步定为春秋时代的井。理由有三:
1、用红灰褐夹砂陶的大板瓦筒缸套制成井壁。其用材和建筑形式,具有明显的春秋时代特征。
2、井底部清理出数十片红陶片。是春秋时代的陶片。
3、井底部没有铺砖,而是自然的砂礓,比较简单、原始,是春秋时代筑井的一般方法.其他8口井,有3口经汉代修整过,其余5口,宋代曾重新修筑,均有待继续清理。
(三)古墓葬
我们清理汉墓2座(系长方形砖室墓)、宋墓2座(一为长方形砖室墓,另一为船形砖室墓),特别是在天静宫东面,发现汉代大型石墓门两扇,高170公分。宽80公分,厚10公分,相传为尹喜墓。《道德经》五千言系老子应尹喜要求而著,东汉移葬风盛,如确属尹喜墓,可能是从他处移葬而来。从墓门之巨,可推测此基规模甚大,惜曾被盗掘,但残冢尚存,有待进一步考古。
(四)天齐庙
天齐庙玉楹基本完好,屋脊上保留元代建筑龙饰(两面都有),龙身修长,龙眼突出,无须,线条粗犷,系用陶土烧制为大块构件拼合而成.形制十分浑厚。另有兽头6只(已残2只),用材、形制、风格、时代都与龙饰相同,殿内还保有宋代上下两端较细、中段较粗宋代木质收柱2根.说明此庙建于宋代或更早,经元代重新修整,是我省少见的宋代砖木结构殿宇。
(五)丹城一带古遗址
汪本初还到涡阳县属丹城、石弓两地粗略察看,发现丹城地下汉代遗物甚多,有汉井存在(尚未发掘)。又发现龟孤堆春秋遗址,堆上存留大量春秋至汉代遗物,已捡到陶鼎、陶豆、陶碗、陶罐等残片,尚捡到春秋陶鼎一个已残碎,有待今后复原.同时发现丹城区内有11个自然村庄以“相”为村名,相氏宗墓也有发现。当地相姓居民宗族风俗很浓,有修宗谱和集资修祖坟之风,若通过深入进一步调查,当可发现许多有益的新材料.丹城与春秋时代相县有关。现在的丹城,应属于春秋时代的相县。
通过调查所获,已足说明天静宫一带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前即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在此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时至,春秋,这里已相当繁荣,出土坩锅等春秋遗物,即是证明。发展至汉代,更为兴盛,如大范围内的汉瓦、残砖、罐,盆等遗物以及汉墓水井等遗迹足以证明。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副研究员 汪本初
助理研究员 贾庆元 刘 锋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