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谷水论道 > 正文内容

老子故里的九龙井

laozi3年前 (2022-03-02)谷水论道754

2530283405952634238.jpg

天静宫,位于涡阳县城北谷水北岸,为道家鼻祖老子出生地。宫内有流星园,园内有九龙井,确是国内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     
     一、九龙井的缘起     
据《正统道藏·犹龙传》记载:老子出生时,“万鹤翔空,九龙吐水,以浴圣姿,龙出之处,因成九井。”因此后人据此传说而建九井,变神话为现实,推测老子生地必有九井。     
     二、九龙井的史载     
     《七真因果传》描述甚祥,言四大真人刘长生、王玉阳、谭长真和郝太古寻到太上老子降生处,“见有九井并环着一座八角亭,亭边有株李树,相传太上生于李树下;四人步入亭内,亭中间有座石碑记着降生之事。”在叙述了太上出生时“九龙吐水,沐浴其身,所浴处遂成九井”之后特别强调:“其地神异载于经史,历有考证,非无据也。”《水经注疏》云:“北则老子庙,庙东院中有九井焉。守敬按:《续汉书·注》引伏滔《北征记》,老子庙中有九井,水相通。《初学记》七引《赖乡记》,庙中有九井,汲一井,余井水皆动。并引南朝人刘义庆《幽明录》,能洁斋入祠者,井水温清,随人意念。”《亳州志》也载:“世传老子始生,九龙吐水。”他如《括地志》、《涡阳县志》、《光绪鹿邑县志》也均有九龙井的记载。因此,剔除其传奇色彩,更证明了老子生地九龙井的存在。     
     三、九龙井的发现     
     东汉边韶、唐代陆德明、清朝姚鼐     、近人马叙伦均在历史上对司马迁《史记》所载老子生地提出质疑,作出“相人说”。今人台湾马炳文和安徽杨光先生更以大量史料考证老子生地在今涡阳。为此自1991年3月以后,涡阳县文物管理所、涡阳县文化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批批专家学者们参考史料记载的方位,到达天静宫进行实地考察,并依据当地村民提供的线索,进行发掘,结果大批文物相继出土。随即《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全国数十家报刊进行了“揭开千古之迷”的专题报道,一时轰动全国。在出土文物中有“古流星园”石匾和元至顺三年翰林张起岩撰文的“敕建天静宫兴造碑”,碑文证实老子确实出生于天静宫的流星园内和“园内有九井”,与《大明一统志》和《大清一统志》记载相符。证实了老子生地确有九井之说。     
     四、九龙井的发掘和鉴定     
     古流星园内,首先有3眼井在沿用。     
     入夏后,在“杉木坑”内发掘出一口。关于“杉木坑”,传说当年初建老子庙时,木材缺乏,工匠登高望去,见一杉木干竖立于一井中,众人遂拔之,不料拔出一跟,复现一跟,直至庙堂完工,井周竟成大坑,故而得名。     
     接着,根据村民的回忆和指点,又在附近发掘出4眼。至此已得其中8眼。     
     最后经专家们艰苦细致的考证工作,抽干塘水,清除污泥,在离地表3     米处发现了第九眼古井。井口已破残,井内皆淤泥。井深5.7米,井口内径95厘米,井底直径90厘米,井壁用红、灰褐两色夹砂陶制成的大块板瓦筒缸套制而成,共14层,井底为天然砂礓。经过数天清理,从井中清出大量红陶与灰陶等生活用具残片。红陶残片属于春秋时代,灰陶残片系汉代遗物;陶片花纹有篮纹、绳纹、方格纹等。其它尚有一些汉代瓦片和8块先民用过的砺石,有明显磨擦痕迹。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当地文物专家的鉴定,一致认定此井为春秋时砌筑,堪称“天下第一井”。其余8井,有3眼经汉代修整,有5眼为宋代修整。考其9井始建时期当同,唯经历代重修,所以井砖年代今见之已有所异。     
     五、九龙井的重见天日     
     神话往往是民俗的神化,如果将其还原,人们可以想象得见春秋时可能当地有一民俗——孩子出生时,乡邻用井水为之沐浴。老子故里有九井,老子出生时,可能由家人及乡邻汲九井之水为之洗礼。以后,正如其他名人一样,随着老子成为一代圣哲,便流有其不尽的传说,以予美化。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今涡阳九龙井尚存,密集于流星园内,排列有续,全部复见天日,恰是中太清宫(即天静宫,二期重修工程已结束,由港台及国外捐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实为世间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老子故里•安徽涡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laoziguli.cn/2022/03/59.html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